亲人去世后,应该在家中摆些什么?
除了遗像外还需要以下:
第一,供桌上摆放的包括两类,一类是香烛,一类是供品
位置是,供品在内,香烛在外。这主要为了方便亲友上香。
第二,供品数量要求
摆放供品是有要求的,对数的要求有规定,即应该是三或三的倍数。但不能是双数。
比如,如果摆放的供品可以是一盘,但如果比一盘多时,必须是三盘,六盘,九盘。摆放的供品盘子的数量不能是双数,老辈子相信,如果是双数的话,还得死一个。
同理,盘子里的供品,比如点心、水果等,也是三或九个。不能是双数。
第三,点的香要连续燃,丧事期间不要灭掉。供品则一直摆放至丧事结束,只能增加,不可更换。
树葬作为一种新的埋葬方式,最初并不为人们所认同,但随着人们对其推崇的力度和良好的政策,部分生前热爱和喜欢亲近自然的人在逝去后都愿意选择树葬;树葬实际上是将骨灰,安葬在树下,融入大树之中,其实等于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,这更符合中华名族的传统观念,也可以让后代把哀思寄托在树上,而且树的寿命是很长的,看着树木一年一年的成长,也代表生生不息,子孙延绵不绝的美好意义。
树葬和海葬哪个好?
海葬多还是树葬多
海葬,最早起源于北欧海盗。并且成为了海上最古老而哀痛的一种仪式。形成之初以小船载尸,挂起风帆,乘着落日余晖,驱之西行,任其所止。后来成为海军所采用的方式,成为了海员们表达最沉重哀悼的方式。目前,允许海葬有海葬条件的地方一般是火化后将骨灰撒入大海,自由潇洒。首都北京是有免费海撒活动的,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取消了,只能选择民营海撒机构,针对想选择海葬的丧葬家属来说,海撒的丧葬并不算多。
树葬相对来说简单一些,现在有些陵园,都有生态葬的资质,北京合法的树葬陵园就有好几所。树葬就是在树下埋葬骨灰,地面种一棵树,用卧碑来做标记,也供子孙祭拜,不留立碑,只占很少部分的土地,非常环保低碳。从现有统计的用户来看,选择树葬的人数要比海葬多,因为树葬最起码有标记,每年清明节时,家属可以寄托哀思,看着小树一年年长大,自然也会欢喜。而海葬,虽然有经纬度坐标,但纪念位置是在海上,一方面没有去树葬陵园方便,更没有实物可见寄托,所以选择的人相对少些。